您现在的位置: |
世界数控系统的发展简史 |
|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他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半个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为主导和核心的信息技术,既通过电视,现代通信等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还促进生产力飞速向前发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生产史的新纪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到来。 六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计算机及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设备中的应用是世纪内制造业发展的最重大的技术进步。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机床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 早期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 WIREDNC),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第一代— 电子管;1959年第二代— 晶体管;1965年第三代— 小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现在) 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量生产。其运算速度比五,六十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比专门“搭”成的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到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 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这是因为小型计算机功能太强,控制一台机床能力有富裕,不及采用微处理器经济合理,而且当时的小型机可靠性也不理想。早期的微处理器速度和功能还不够高,但可以采用多处理器结构来解决。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计算机数控。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而且PC机生产批量很大,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的时代。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第四代一一小型计算机;1974年第五代— 微处理器;1990年第六代— 基于PC(国外称为PC--BASED). 数控系统近五十年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代的发展,只是发展到了第五代以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可靠性低,价格极为昂贵,应用很不方便等极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数控系统大规模地得到应用和普及,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事情,也即数控技术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才走向普及应用的。国外早己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而我国仍习称数控(NC)。所以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已是指“计算机数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