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数控实际维修改造工作中维护的便利性

1.GB/T5226.1中明确阐述“所有各环节包括防护装置、切削/夹紧、软件和文件共同构成工业机械”从而说明了数控设备对于“文件”/软件”的重要性,它被当作是设备的一部分,是数控设备的“部件”。技术文件在数控设备维修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准中规定了制造商必须向最终用户提供技术文件的范围、内容。设备改造由于功能、结构的改变必须修订原有文件,使其真实反映设备的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曾经发现一些机床设备的改造,尤其一些局部小改动,没有在相关技术文件上作出相应修订或说明,造成文件与实际状况不符。一些设备经几次修理改动后某些部分变成了无线号、无器件标识、无电路或机械图纸的“三无”产品。在企业内部管理和维修人员之间形成“非本人不能修”的局面。而一般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往往对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件管理比较严格,对维修“改动记录”则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越久,问题越严重,数控设备对“具体人”或具体维修单位的依赖性就越明显。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拥有数控设备的企业在设备改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改造方所提供的资料是否符合GB/T5226.1─19的要求。

2.标准化意识淡薄,施工中蛮干
执行国家标准并非增加多少成本,付出多少代价,往往只是举手之劳。我们曾经遇到一台设备,电工为图方便布线,将一排保险的电源进线接到了保险下闸口,而将负载端接到了保险的上闸口。当其他人员维修时,拔下保险后误认为保险下闸口已断电,测量时虚惊一场,险些触电。可见,不按标准办事,将对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我们看到,由于机床设备的电源及信号连接大量使用插接件,则插拉件的用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违反有关安全标准,将来电侧的插头使用插针形式,将受电方的插头使用插孔形式,埋下危险隐患。

3.不按标准规定设置器件标识
在一些改造的机床设备上,我们发现技改施工人员将器件标识直接写在或贴在器件上。尤其一些易损件,当维修更换这些器件后标记便无踪迹,给下一步的维修工作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