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金行业的增长将是数控机床的一个出路
更新日期:2024-02-10  来源:本站整理

   虽然这两年由于国家基础投资的减少,数控机床市场不断萎缩,但前些年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投入,且力度加大,每年重大专项将带动资金投入100亿以上。不仅带动了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目前国内生产的数控机床可以大致分为经济型机床、普及型机床、高档型机床三种类型。经济型机床基本都是开环控制;普及型机床采用半闭环控制技术,分辨率可达到1微米;高档型机床采用闭环控制,同时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复合化,具有各种补偿功能、新控制功能、自动诊断,分辨率可以达到0.1微米,计算机能够代替人进行编程。

  

  在国内应用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基本都是国内产品,国内产品不管是从质量上还是从可靠性上都可以满足大部分机床用户的需要。国内普及型数控机床中大约有60%~70%是采用的国内产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产数控机床当中大约80%的数控系统都在使用国外产品。高档机床方面国内产品大约只能占到2%,基本都是靠进口。在市场需求方面低档机床和中档机床大约各占50%40%,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大约是10%

  

  对此,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将努力解决主机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差距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将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的目标。并力争通过10-15年的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事实上,由于国内数控系统生产企业的起点都很低,这样导致了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目前国内数控系统生产企业在设计原理、元器件及应用技术上差距比较大,而国家的科研投入基本都被企业用做新产品的开发而不是关键技术的研发。

  

  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占领中国巨大的市场,采用技术封锁和低价倾销的双重竞争策略。一方面,对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跨国公司不仅抬高价格,还附加许多限制;另一方面,对中国能生产的数控系统,则连续采取大幅度降价措施,企图夺取中国企业仅有的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并不惜重金从中国数控企业挖走熟悉业务的市场策划和销售人员。

  

  20137月中旬,科技部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先后进行5次关于2013数控机床行业的改变进行讨论的会议,会议通过对数控机床和等一些五个重大的项目达成综合平衡的意见。会议尽快通过对修改完善2014年度计划,报三部门的备案,与此同时还抓紧编制2014年度经费的预算方案,送到财政部批准。

  

  “这五大专项涉及到国家民生老百姓的生活,又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点,值得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相关部门对五大专项进行综合的平行,当中数控机床业位列第一。数控机床代表了机械的重型产业,作为机械加工的关键部分国产数控机床同时一直存在挑战。”

  

  国家主要还是推广国内的中档数控系统。在中档数控系统方面竞争比较激烈,中国的企业起步比较晚,现在虽然技术也在逐步向欧美企业靠拢,但是企业的品牌效应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市场上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国家组织了有关方面的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企业也在积极努力研发,争取早日把在中档数控系统市场上国内产品只占10%的局面扭转过来。

  

数控机床行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其特点是技术要求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密度大、产品综合性强,各功能部件对整机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产品市场容量小,竞争对手强大。这对政府的支持协调和企业经营的有效灵活均提出很高要求。基本的政策方向是要把国家政策导向、行业结构的改善和灵活高效的企业机制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国机床行业多数企业都是依靠降低产品售价来获得市场,造成的后果是产品价格低、附加值低、利润低,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持续发展。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的专利、设计,注重品牌的打造和营销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最佳选择。我国机床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数控机床为主导、主机为龙头、完善配套为基础,力争早日实现数控机床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从初级产品加工到高精尖产品制造的转变。

  

  事实上,经过近些年来在进一步提高精度、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基础上,逐步向加工单元和尖端柔性制造系统过渡。而中国机床工业在经历了学习、模仿、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后,目前在精度、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环保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这些差距归根结底表现为人才差距,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我国机床工业的技术人员在校园里学习的理论内容整体都是比较简单且落后的,实践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进入工作岗位后,理论与实践出现断层;二是缺乏创新,这一方面是人才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凸显出机床企业研发机制上的缺陷。由于大多数企业没有成体系的研发平台,产品的开发过程仅是根据客户需求对于机床性能的延伸,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开发则需要结合对用户需求、加工工艺、机床布局、传动控制等多方面信息与知识进行整合。

  

  目前,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开始进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国防军工建设领域,国民经济发展中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国产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达到了80%;国产数控机床产值市场占有率达到75%。目前世界机床的技术水平,是以生产促进数控机床单机为主流,今后20年内的发展,也仍将如此。

  

  2014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机床企业应加强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此来稳固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才能在未来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我国五金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已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世界五金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同时,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格局,面对新的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五金业需加速创新脚步,迎接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五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国内企业对国际竞争环境不熟悉,不了解国外行业规则,付出了一些代价,面临不断增多的竞争对手,只有创新,才能与国外抗衡。

 

  目前,我国整个五金工具行业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五金工具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技术、产业总体竞争力等优势不明显。此外,大部分企业靠贴牌生产,缺少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根本原因是缺乏创新,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将低质低价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中。一味追求量的扩张,结果导致了总量过剩,低档产品过剩,价格走低,利润率逐年下降。

 

  自主创新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企业打造辉煌未来的不竭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未来需求,众企业都需要未雨绸缪,以更好地应对挑战。要解决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低质量产品过剩以及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等问题,都要依靠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应将其生产的产品跟国际同行的同类产品相比较,从质量、款式、品种、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开展攻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以降低风险,取得实效。

 

  《2013-2017年中国五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提到:我国五金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关企业应把精力放在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上,而不能再走以量取胜的老路,大力发展五金工具产业,狠抓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加快我国五金工具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技术水平。创新是中国五金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