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大赛冠军刘家成的成长之路
更新日期:2024-02-10  来源:本站整理

   

人物档案

 

    1989年生,北京房山人。2008年毕业于金隅科技学校,目前在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工作。2006年,获得北京市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08年,获得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比赛学生组第一名,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学生组第九名。2009年,获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第七名。2010年,获得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第一名。

 

 

刘家成在数控车床前制作零件

    2010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决赛的实操现场,一位个头不高、眼睛大大的小伙子正站在数控机床旁,紧张地操作着。他是来自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的职工刘家成,今年只有21岁。别看年龄不大,可他已经是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的“熟面孔”了。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参加了大赛。今年,他发挥稳定,摘得了数控铣工的桂冠。

 

心怀感恩 志在学技

 

    刘家成出生在房山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玩泥巴、抓昆虫、爬树……刘家成小时候是一个十足的“淘气包”。男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他没有一样不精通,而且还总能玩出新花样,表现出了比同龄孩子更多的聪慧。上学之后,他的这股聪明劲就越发明显。相同的一道数学题,班里的同学们往往需要老师讲几遍才能学会,而他听过一遍就能举一反三了。因而,亲友说起他来无不翘起大拇指。

 

    2004年,刘家成初中毕业时并没有选择升学,而是去职业学校学习技能。谈及当时的想法,他说,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供他和姐姐读书,非常辛苦。“我想,如果可以学到一门技能,早点出来工作,就可以缓解家里的负担。”怀着“为家里减轻负担”的想法,刘家成来到了金隅科技学校,学起了数控技术,开始了长达四载的求学之路。

 

贪玩荒业 吃堑长智

 

    刘家成入校后,聪明的头脑加上极强的号召能力,让他很快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他很快当上了数控班的班长,课余之时,还和同学一起组织了书友会,并担任了学生会主席。平日里,他会带领书友会的成员们到图书馆里借书,有时还组织大家参加校内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或者和同学们一起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

 

    在中专学习的第一年,丰富的校园生活、严格的封闭管理都没能让刘家成老老实实的待在学校里。贪玩又会玩的他总会趁着晚上偷偷溜出学校,有时是去网吧打游戏,有时是到台球厅打台球。“短暂的开心,却让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是学分制,每个学期修够100分就可以顺利升级,可就因为我爱偷偷跑出去玩,回来被老师抓住,一个学期扣了不少学分,别说得奖学金,就连学分都差点修不够”。

 

    老师谆谆的教导,让刘家成彻底“悔悟”,他减少了其他社交活动,慢慢将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他在数控车和数控铣两个科目上都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寒窗四载 初露峥嵘

 

    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刘家成对数控专业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此时,他们所在数控专业也将要面临分班,成立数控车、数控铣两个不同的班级。

 

    对于成绩名列前茅的刘家成来说,无论他想学数控车,还是学数控铣,都能够轻易入选。“数控车属于二维,应用范围广。数控铣属于三维,发展速度快。”经过再三衡量,刘家成最终选择了数控铣,“我觉得我对数控铣更有兴趣,也认为这个专业更有发展前途。虽然数控铣学起来会比较难,但是这样才有挑战的乐趣”。

 

    2007年底,刘家成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被选入学校的数控集训队,准备参加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数控比赛。“以前每到周末,还能和同学们玩玩。集训的时候,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有关数控的知识了,比平时上课还紧张。暑假就更辛苦了,其他人都回家了,我们就留在学校,每天从早上开始加工一套零件,一直要做到晚上,之后还要为第二天的训练做准备,每天都要从早晨8点忙活到晚上10点来钟。”

 

    每日的训练,让所有集训队队员的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体力却在严重的透支中。“我们队里的一位同学,因为身体承受不了,晕倒了,最后不得不退出了集训队。而我则因为这段集训,练就了快速睡觉的绝活。晚上,躺床上五分钟就能睡着。中午,只要稍稍有点时间,趴桌上三分钟就能做个美梦”。

 

    辛苦的训练,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在2008年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比赛中,刘家成获得了学生组第一名。之后他又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夺得了学生组的第九名。

 

夺冠赛程 一波三折

 

    虽然从上学时候起,刘家成就已经在不少技能比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依然珍惜每一次通过比赛提高技能的机会。然而,今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前的一段小插曲,差点让他与冠军失之交臂。

 

    “决赛是在早晨,当天,我坐出租车到赛场。途中,还跟司机师傅聊天,说我去参加比赛。结果到了目的地之后,飞奔去赛场,完全忘记参赛用的量具还在出租车的后备箱里。等我想起来,马上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了答复,原来司机师傅早已经将我的参赛工具送到了大赛组委会。”刘家成不好意思的说,“闯入决赛,既紧张又兴奋,所以才出现了把工具落在出租车上的失误。幸好碰到了一位好司机。”

 

    虽然见过了不少“大场面”,可是刘家成却坦言,感觉这次决赛的题目“挺难”,而且比赛过程中也并不是很顺利:机床不顺手,道具不习惯,使用软件出现小错误。层层困难,让他有些灰心,甚至一度想到了放弃。

 

    “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自己闯进决赛相当不容易。休息时间加班练习,单位组织旅游没去,不就是想取得一个好成绩?”认真想过后,刘家成的心平静了。比赛时间虽然过去了大半,但是重拾信心的刘家成却越赛越勇,最终折得桂冠。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刘家成刚到研究所时用的是一套价格昂贵的加工设备,带他的师傅不敢让他单独上手使用。每次都是师傅先讲一遍,然后亲自示范操作给他看。一次,师傅出去开会,临走前给他讲解了一下操作方法和顺序,并告诉他先琢磨着,等师傅开完会回来一起做。没想到,师傅回来的时候,刘家成已经做好了,而且他做出来的成品,精度比原来的还高。

 

    “第一次在所里见到家成的时候,就感觉他是一个比较踏实的孩子。” 刘家成工作后的第一位师傅武洲对他的第一印象就很不错,“独立操作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刘家成能够完成,说明他有这样的自信和实力。”

 

    “感觉自己特别幸运,能遇到这么多好老师,是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帮助,让我非常感动。”由于单位里平时工作使用的系统与比赛中的不一样,此次职工技能大赛决赛前,刘家成又回到母校,请以前的老师帮忙,找到了相同的系统进行练习。去年,他和武洲师傅一同参加了北京市职工数控加工中心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结果是徒弟胜出了师傅。同事们纷纷说:“这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武洲师傅也欣慰地说:“如果徒弟不超过师傅,才是师傅的失职。”

 

    虽然现在的数控技术非常发达,但是手动加工还不能被完全取代。很多成品不是单纯靠数控加工就合格的,必须依靠过硬的装夹技术。在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里,有一批精通手动加工的老师傅即将退休,而他们的手艺也面临失传。

 

    “一路走过来,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他们的功劳。最近,我正在向这些老师傅学习手动加工的技能。希望借此能全面提高我的技能水平,回报我的老师们。”(午报记者 陈曦)